为响应国家号召,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同时关注城乡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,7月10日至17日,电气工程学院“广城理护苗先锋小队”赴台山市台城街道,开展为期8天的“三下乡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活动过程融合了学生心理健康关怀与电力知识科普两大重点内容,通过公益课堂、微视频创作、深度座谈与暖心回访等多种形式联丰配资,传递青春能量。
精准对接明方向
11日上午,实践团与共青团台山市委员会工作人员许海磊进行了专题座谈会。双方围绕即将在当地开展的系列服务活动进行了交流,重点讨论了“12355心灵灯塔”主题微视频的脚本制作,并就“破茧•回声”家长赋能课回访和公益课堂的细节展开探讨。许海磊表示,宣传视频需要突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矛盾及心理细节,让家长有思考,学生有共鸣。
座谈会现场(高芷欣 摄)
座谈结束后,在许海磊的陪同下,实践团参观了计划用于后续宣传视频拍摄的主要场地——台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,仔细观察了现场环境的光线、布局及背景特点,并就拍摄主题、内容构思与呈现形式互相交换了意见。通过实地走访,成员们优化了活动的预案,切实提升了后续视频拍摄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。
工作人员介绍拍摄场地(高芷欣 摄)
光影传知启新篇联丰配资
为进一步扩大广东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知晓度,让更多青少年及家长了解12355“话心事,化难事”的宗旨,12日至14日,实践团策划并拍摄了亲子关系主题情景剧微视频——《沟通》。不同于活动纪实,本次视频创作专门招募志愿者(学生与家长演员),围绕家庭中沟通不畅和青春期情感表达障碍,精心编写剧本,进行专业化演绎。
拍摄中,成员们在家庭、心理咨询室等场景中还原真实对话场景。成员们通过反复调整灯光角度和镜头,只为让画面更具代入感。为确保内容专业准确,实践团还邀请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全程指导,对台词表述、情感传递等细节逐一打磨。
实践团拍摄过程(高芷欣 余珊 摄)
公益课堂润童心
15日,在台山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,实践团成员们为当地30余名儿童开展了公益课堂。心理健康课堂上设置“情绪识别大闯关”“情绪来源大探秘”“情绪魔法变变变”等互动环节,引导孩子们学会辨识情绪、表达感受、建立积极心态。轻松的游戏和真诚的分享,让知识的传递既温暖,又充满力量。
电力知识课堂上,成员们化身“安全用电小卫士”,通过展示通俗易懂的图文、播放警示动画短片、进行趣味问答等形式,将“安全用电标识识别”“家庭用电隐患自查”“触电急救常识”等关键知识巧妙融入其中,让孩子们掌握守护家庭平安的实用技能。
心理健康和电力知识授课现场(高芷欣 余珊 摄)
破茧回声系成长
16日,带着对青少年长远发展的关注,实践团专程回访了参加过“台山12355破茧计划青少年家长赋能课”的家长。回访交流中,实践团了解到,赋能课程有效帮助家长改善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情况,学会坦诚交流敏感话题,以温和的方式处理孩子早恋等问题,让家长自身也得到了成长。家长们还提出,可开设亲子类型的课程等建议,以多种方式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。此外,讨论还涉及孩子手机使用、兴趣培养等话题,为家庭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回访现场(高芷欣 摄)
此次活动,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传递,而且是高校学子深入乡土、践行责任以及锤炼品格的生动实践。实践团成员们用真诚的服务,将心理健康知识与用电安全技巧送到孩子们身边,也收获了成长与感悟。未来,成员们将继续秉持服务社会的初心,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芒,为乡村振兴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。
作者:刘楠楠 吴健铭 崔芷欣联丰配资
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