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门市图书馆,这座侨都文化地标,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与海量数字资源,持续助力网络文明素养提升,积极开展馆藏数字资源扩容提质建设天载配资,先后获得“国家一级图书馆”、文旅部评选的读者喜爱图书馆、全国文化信息工程先进基层中心、广东省先进基层文化单位、广东省科普基地等荣誉称号,以书香浸润育素养,以智慧阅读明心智,江门市图书馆成果丰硕。
馆内海量阅读资源覆盖网络文化、网络安全、网络伦理多领域,为市民开启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之窗。数据显示,江门市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30万册,电子图书和期刊132.8万册(种)。2024年新采购“云图有声”听书(38万册,10万小时音频)、“知识视界”视频图书馆以及阳光无障碍阅读等3个数据库远程包库等。累计到2024年底,馆内现有商购数字资源数据库共17个、自建特色数据库9个、共享资源库9个和试用资源库6个,本地资源量为46.1TB,远程包库资源量高达410TB以上。读者通过图书馆网站、微信、APP终端登录江门市图书馆统一认证平台就能免费访问数字资源。数字化建设成果显著,先进技术助力打造智能化阅读环境。馆内可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及触摸终端数200多台天载配资,无线网络全覆盖。大堂的可触式电子瀑布流屏展示丰富资源,数字阅读区、报刊阅读区、少儿数字阅读区等多功能区域完善,还配备了图书自助借阅机等设备,实现借还书的便捷操作。新技术体验区,为市民读者提供VR/AR服务。值得一提的是,江门市图书馆实现与190多个图书馆通借通还,形成资源共享网络。
除了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完善的阅读空间,江门市图书馆还组织了多元融合的活动。一方面,通过“邑起阅读大联盟”“悦读快车”等活动,联合学校、社会团体共同开展网络文明素养教育,形成良好社会影响力。举办网络安全知识普及、网络普法及搜索技能培训等天载配资,与市科协、市气象局等合作,举办“童创世界——小小科学家”科普活动40余场,潜移默化地提升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。同时,融合线上线下模式,参与“防范网络暴力・共享文明和谐”主题巡展进校园活动,以漫画形式教导青少年正确追星与应对网络暴力。
另一方面,图书馆积极拓展网络文明传播渠道。充分利用官方网站、公众号、视频号数字阅读应用等,定期推送网络文明相关的文章、视频等内容,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突破数十万次,有效提升了公众对网络文明的关注度与参与度。
未来,江门市图书馆将继续朝着智慧图书馆的方向发展,将RFID技术、自助设备、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入读者服务工作中,致力于建设更加智能、便捷的网络文明素养实践基地,为推动全民网络文明素养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。
出品:南都大数据研究院
采写:麦洁莹天载配资
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